市场动荡,几被遗忘的造船板块再次为机构资金追捧,替蓝筹挽回一丝颜面。
5月10日,造船板块集体发力:中国船舶(600150.SH)和广船国际(600685.SH)分别上涨7.78%和6.73%,中船股份(600072.SH)也有4.69%的涨幅。
“造船板块上涨,主要是4月份克拉克松的数据比较理想。4月,全球有950万吨新接订单,比3月份的600万吨左右有较大幅度增长。”深圳一家券商的机械行业研究员告诉记者。
而造船业冰封季节的2008年11月到2009年5月,全球曾出现连续7个月新船订单不足100万吨的窘境,2009年5月更是无一订单。
记者从券商处了解到的信息显示,造船业龙头中国船舶新增订单4月大幅上涨,共有270万吨新增订单,这几乎是其一季度全部新增订单140万吨的两倍。
由此,机构资金做多造船板块意图明显。当日,三只造船股均呈资金净流入,中国船舶净流入6115万元,居机械板块榜首。此前一个交易日,共1.34亿元资金净流入三家造船上市公司。
机构布局
近期A股行情惨烈,中国船舶成为硕果仅存的蓝筹股之一。
5月以来的5个交易日,中国船舶涨幅达10.37%,股价从2009年下半年以来的新低60.88元逐渐走出。7日和10日,该股分别上涨3.15%和7.78%,重新站上70元大关。
推波助澜的正是机构资金。
Top View数据显示,10日,主力资金买入中国船舶流通盘的0.24%,超大户买入5403万元,散户则卖出4816万元。
最近7个交易日内,6个交易日超大户都呈买入之势,7日和10日,分别买入流通盘的0.27%和0.29%,超大户持仓也从4月28日的31.2%涨到5月10日的32.0%。
同样的情况出现在广船国际。5月5日开始,主力资金连续四天布局广船国际,超大户累计净买入2072.71万元,超大户持仓也从14.4%上升到14.7%。
广船国际A股由此迎来四连阳,区间涨幅达12.95%。
即便是此前少有机构问津的中船股份,也连续三个交易日为主力资金关注,大户三天买入732.64万元。
此前机构对造船板块颇为冷淡。
以中国船舶为例,虽一度贵为三百元股,但随着行业低迷,中国船舶逐渐为机构所弃。
2010年基金公司一季报显示,中国船舶没有出现在任何一只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之列。而2009年基金公司年报显示,持有中国船舶的基金数量,虽从2008年底的37家涨到2009年底的48家,但基金持股却从2575万股锐减到903万股。
即便如此,持仓中国船舶的主要是指数基金和社保基金。
“之前对造船股,大多数是指数基金关注,作为配置之一。近期造船股走强,不排除基金想抓住造船数据利好的交易性机会。”上海一位基金研究员告诉记者。
行业曙光
但造船业曙光确已显现。
记者了解到,克拉克松数据显示的今年4月全球新接订单达950万吨,而2009年全球新接订单也不过760万吨。
纵观2010年前四个月的全球新接订单数据,亦可以看到造船业的复苏脚步。
“1月新接订单90多万吨,2月为200多万吨,3月增至600多万吨,4月则达950万吨。”上述券商研究员告诉记者。
今年以来的新增订单中,约有40%为中国造船企业贡献。
工信部最近公布的第一季度全国造船三大指标显示,全国造船完工量1457万吨,同比增长128%,占世界市场份额41.1%,其中出口船舶占总量的79%。新承接船舶订单量826万吨,约为去年同期新接订单量的10.5倍,占世界市场份额47.8%。
“中国船舶4月新增订单270万吨”,上述券商研究员告诉记者。虽然270万吨的新增订单,对于鼎盛时期手握超过2000万吨订单中国船舶来说,并不是庞大数字,但在行业低谷,这一数字却弥足珍贵。
此前,中国船舶曾八个月无一新增订单,直到2009年8月这一僵局才被打破。
但以此断言造船业走上复苏之路,则为时尚早。
银河证券报告表示,“只有当新船成交量基本达到或超过同期新船完工量,手持订单量开始回升,新船价格止跌企稳,船东按时接船,撤消订单、合同重谈现象基本消失,新造船市场才能被认为是开始回暖。”
从目前看,工信部数据显示,截至3月底,中国造船企业手持船舶订单量为1.84亿吨,比上年底手持订单量下降2.2%。
银河证券亦表示,“从克拉克松新船价格指数看,目前新船价格仍在低位徘徊,近期大幅反弹的可能性较小。”
(来源:21世纪经济报道 王传晓)